2012年12月25日 星期二

隨想115

.昨天偶然瞥見某臉友信誓旦旦地說要讓電子書和阿媽粽的金朵再等等,意思是說她絕不用電子書就是了。我心想那又何必咧?電子書也有它的好處,至少旅途上有六十八本書作伴,這可不是太好了嗎?嗜書友一定可以理解那種旅行前不知道該帶什麼書上路的苦惱。不過想著想著,我突然想起以前翻譯案中看到的一項實驗。是一個設定在超市擺攤賣起司的現場實驗,一攤備著幾十種花樣繁多的起司,另一攤只有12種起司。實驗中,幾十種起司的攤位人潮熱鬧滾滾,相較之下另一攤顯得有點乏人問津,但有趣的是銷售狀況:只賣12種起司的攤位竟然賣得比較好。何以如此?研究推斷是說,人腦對於選擇是有其限制的,太多選項讓人不知如何是好,最後結果就是選擇放棄。於是我想起,過去一張又一張地買CD唱片的經驗,每買一張可都會用心聽上好些日子,後來開始抓MP3、APE這些音樂檔之後,沒錯,大全集都來啦,可是聆賞也毀了。在搜羅齊全的同時,似乎就忘了音樂可是用來聆聽而不是收藏的呀!至於現在常上YOUTUBE隨聽隨扔,腦中只剩斷簡殘篇就更別提了。到此彷彿也想通了一件事,但也不過就是老生常譚的貪多不厭,最後是一場空。這麼想來,強調大容量的電子書,很可能的下場也是如此,除非讀者真得非常小心地使用這項利器。當然,如果是收集資料以備檢索,那的確是有很大好處。

2012年12月12日 星期三

隨想114

.網路的興起,帶來一些畫時代效應,尤其是對社會動員方面,歐巴馬兩次勝選、號稱「阿拉伯之春」和「茉莉花革命」的埃及、突尼西亞和阿爾及利亞政變都可說是例子。過去那些第三世界的政變往往是由軍人或權貴起義(當然也不見得是「義」啦),是由上層發動。這一次竟是底層民眾的振蕩逐步擴大,最終得以顛覆政權。這些「大時代」的例子看似很遠,實則我們的日常生活裡頭也一再出現一些網路效應。
  過去,我們對於外在世界的認知程度,幾乎就是跟距離成反比,距離越遠,你知道的就越少。就以身邊的人來說,你可能對於配偶、小孩或父母的作息瞭解得很清楚(如果他們都跟你住在一起的話),但對於同學或同事的作息就比較沒把握,對於生活圈跟你距離越遠的人,你知道的事情就越少。可是網路時代就不同啦,我可能不知道我老婆早上、中午吃什麼,因為她是出門以後才吃的。但我可能很清楚一位住在美國、法國或者斯洛伐尼亞的網友吃了什麼,如果他或她常常貼些用餐文,甚至還貼上照片,看起來真像是他就坐在你隔壁似的。你在噗浪、臉書或推特上時常看到誰誰誰今天的宵夜吃了什麼,誰誰誰又做了哪道料理、烤了什麼西式甜點,彷彿你跟他是住在同個屋子似的。
  網路也加強了社會階層的流動,過去實體因素限制,可能都因為網路交流而打破,比方說,你過去很難想像你的朋友的年齡層分布,會像現在網路時代那麼廣。以一般狀況來說,同年齡的朋友應該是最多,也許工作關係又會增添幾個年紀或大或小的朋友或熟識,但這些年紀差距較大的朋友總之是不會太多。但現在就很不一樣囉。有些父母或許早就領略到這種跨層交流的威力,比方說十來歲的女兒突然間交了個三、四十歲的男友。這種狀況在過去必定讓人很驚訝,現在呢?大家走著瞧唄!也許還有更意想不到的事情。

2012年11月23日 星期五

隨想113

一把小番茄+切成小塊德國香腸+2塊奶油,送進烤箱覆蓋烤10分鐘,再拿掉蓋子烤5分鐘。一杯牛奶咖啡(牛奶25%+咖啡75%。因為沒有起司,所以這碟焗烤番茄香腸顯得湯湯水水,但是無所謂,因為到最後我把那些奶油番茄湯給喝了,事實上是連碟子都舔過了。其實還缺了洋蔥,最好是再來點青椒或甜椒,顏色比較好看。電腦螢幕上躺著傍晚沒看完的《Stranger Than Fiction》,之所以看這片子是因為朋友數月前送我它的原文劇本,我想在閱讀之前先看看電影,可能就是想偷懶吧? 我想。傍晚按暫停之前,男主角Harold Crick想混進作家Karen Eiffel的工作室大樓沒成功被轟了出來,他走出住址2267號大樓。

因式分解 -2267
因數:1、 2267
因數個數:2
因數總和: 2268
是否為質數:是 (第336個質數)

上一個質數:2251
下一個質數:2269
第2267個質數:20047
是否為斐波納契數:否

是否為貝爾數:否
是否為Catalan數:否
是否為階乘:否

二進位:100011011011
八進位:4333
十六進位:8db
sin(2267)= -0.9424539999463
cos(2267)=0.33433584609674
2267平方根=47.61302342847


2:30時吃光舔完,咖啡還剩大概是半杯,發楞大概十分鐘後,隨手打下這些記事到現在快要3點。現在問題是,下半夜要幹嘛才好?或者我的Harold Crick會懷疑: 作者再來要怎麼寫呢?(11/22原貼臉書,轉貼後加2267因式分解。)

2012年11月7日 星期三

美國總統又寫信給我了

(前記: 四年前歐巴馬第一次勝選後,他寫信跟我報訊,我也把信簡單翻譯成中文,公開向他道喜。今天歐巴馬連任成功,他又寫信來報訊,我也循例轉譯向他道賀,並向他忠言一句:不要為了自己的歷史定位而辜負選民,包括你自己的選民和對手的選民!)

Linus --
拎奈屎(就是區區在下小弟我)--


我馬上要對芝加哥群眾演說,不過想先向你致謝。

I'm about to go speak to the crowd here in Chicago, but I wanted to thank you first.

我希望你可以理解,這無關命運,也不是什麼意外,而是你讓這一切成為事實。
I want you to know that this wasn't fate, and it wasn't an accident. You made this happen.




各位走街串巷地組織動員,五塊十塊地贊助競選。當情勢告危時,大家更是加把勁地努力向前。
You organized yourselves block by block. You took ownership of this campaign five and ten dollars at a time. And when it wasn't easy, you pressed forward.


未來的總統任期內,我會讓各位引以為榮,而且我也會努力完成我們的未竟志業。
I will spend the rest of my presidency honoring your support, and doing what I can to finish what we started.


不過我希望你跟我一樣,先對我們獲得這個機會而感到榮耀。

 But I want you to take real pride, as I do, in how we got the chance in the first place.

今天就是最清楚的證明,歷經艱難險阻,平凡的美國大眾照樣打爆財大氣粗的利益集團。
Today is the clearest proof yet that, against the odds, ordinary Americans can overcome powerful interests.


未來還有很多工作要作。
There's a lot more work to do.


不過我現在只想說:謝謝你!
But for right now: Thank you.


拔辣客
Barack

2012年9月9日 星期日

隨想112

.看著小孩那張因為要背熟五、六十個英文單字而沮喪的臉,我想我願意以任何代價來交換那個只要背熟單字就萬事無憂的歲月!不過他不會理解的,正如我當時也不能理解。

2012年9月1日 星期六

隨想111

最近看了一些中時記者和高層離職後發表,在事件當時的抉擇和判斷回顧,有個感想。是說,所謂的成敗轉機,不管是事業、個人生活或感情的抉擇上,那個必須當下做決斷、選邊站的時機常常是隱而不顯,甚且稍縱即逝。好比說,在敵軍破城之際,是要殉難還是偷生,那個決定點非常短暫,一旦錯過就完全成了定局,此後人鬼殊途、陰陽兩隔而世俗毀譽隨之而來。事後來看,誰該站在哪邊是再分明不過了,但是能在當下把握住那個幽微之處,做出正確決斷者,除了平日的修為,恐怕還真需要不少天份。這大概就是英雄跟平凡我等的差別吧。當然,我要強調一句,對凡人求全責備是強人所難。不是他們不做,而是做不到(吧)。

2012年8月7日 星期二

隨想110

.老家門口有棵樹,我不知道那是什麼樹。小時候搬過去,它就在了。大片的圓形葉子,厚厚的,有點絨毛,不記得是否有什麼氣味,夏天開著黃色、大朵的花。小時候看過有人用葉子紮豆腐,現在想來或許就是那種樹葉。那棵樹大概是一層半的樓高,我們站在家裡二樓房間可以瞧見樹頂,繁枝茂葉,夏天的時候樹蔭濃密,所以樹下常常有小販來休息、做生意,現在只記得有幾攤賣芋冰、雞蛋冰、汽水和打香腸的攤子。白花花的陽光、綠油油的大樹,樹蔭下的清涼冰品或飲料。現在想來真是美好的童年記憶。不過,很多人是跟樹結仇的,真不知道是為了什麼?不曉得從什麼時候開始,接近夏天就開始四處看到修剪樹木的工人,據說是為了防颱,免得枝繁葉茂的大樹被風颳倒,或者枝幹被吹折,說不定要傷人毀屋。說得也有道理,那麼就修啊、剪啊,每年來這麼一趟,一棵好好的樹開始變得奇形怪模樣,那頭密髮像狗啃似的,濃鬱樹蔭也逐漸疏落了。更後來,大家的經濟狀況似乎都更好了,小社區和巷道裡的汽車越來越多,於是有人找停車位找到這棵大樹頭上。終於在某個回鄉的日子,一走進巷口就發現那棵樹被砍了。家圍牆外的原址,停著一兩部醜醜的汽車,連個樹樁都沒留下。這會兒可跟所有的巷道一模一樣了。

被修、被剪、被砍的大樹,從沒喊過一聲疼。可是我會。也許我是比它強一點。但也不過就這麼一點兒。

2012年7月3日 星期二

隨想109

最近對於牢頭和囚犯有了一層新的體認。囚犯自是囚犯,關在甲牢和關在乙牢,反正待遇都差不了多少。所以他的感覺應是無甚差異。但牢頭就不同啦,尤其是過去花錢請人當牢頭的人,現在收回囚犯自行監管,那感覺嘛……彷彿是自己在坐牢似的。

2012年6月17日 星期日

隨想108

.荔枝季節到了。這幾年來「玉荷包」成為市場的愛物,電視上也時常報導相關消息。我 也愛吃荔枝,但現在那些標榜著一顆要價多少,值如黃金者,卻從來不曾令我心動過。新聞說是皮薄、肉厚、子核小,也只是「喔,還不錯」的一念閃過,僅此而 已。並不是因為心中對荔枝的熱情不再,或者年紀大了就自動避忌那些容易上火的食物,實在是那份吃荔枝的童年氛圍早就消失殆盡,無從追尋了。小時候住的日 式房子,前、後都有庭院,前庭狹小卻種了兩棵大樹,其中一株釋迦也是童年最甜美的記憶。後院相對大了許多,因為不像前庭院是被巷道拓寬硬生生截去大部 分。正屋和庭院間的「緣廊」,現在大多數的台灣人大概是不知何物了。不過如果看過日劇「魚乾女」,那個小瑩和課長常常在晚上坐著,面對庭院邊喝啤酒邊閒聊 的地方就是緣廊。我的荔枝記憶幾乎就都是在面對後院的緣廊上,在極熱的夏日午後,一個人抓著幾串荔枝,邊看著外頭白花花的日照,邊剝邊吃,什麼枝啊、殼 啊、籽啊,全往後院拋就是,也許還扔著家裡的貓玩耍吧。幾年前有位朋友摘了住屋附近的荔枝給我,我拿回家後關在鴿子籠吃,怎麼也吃不出那個味道來,從此之 後我再也沒買過一次荔枝。

2012年6月7日 星期四

隨想107

.最近幾次聽到要人「講清楚」、「想清楚」的意見,格外覺得刺耳。比方說(甭來對號入座啊),看到誰家兒子女兒不爭氣,或者教養失當,就質問他在生小孩之前怎麼不「想清楚」;說到台灣是要統一或者要獨立,要求朝野領袖對這些選擇的後果「講清楚」,讓選民有評判的根據。這些話真是再糊塗不過了。是要怎麼想清楚或講清楚?連明天是風是雨都難說了,你是要怎麼要求別人對五年後、十年後還是百年後的演變、發展做出預想設定啊?當然,這也可能是個人稟性使然,因為我從來就不是個善於規畫的人。也許有人特別擅長做計畫,而且執行得十分徹底。不過,不是大家都這樣的唄。而且,都這樣的話,這世界多無趣啊!這也只是我個人想法。

.讀越多「偉人」傳記,知道越多所謂功成名就的人的童年生活後,發現他們跟父母關係緊張者佔了多數,這種情況外國人尤甚於華人。不過我也不相信為華人家庭關係就必定和樂融融,我寧可以為這只是我們甘於為尊者諱、為長者諱的優良傳統在作祟罷了。所謂的「家醜不外揚」,大概就是中外差異的主因吧。那麼,為什麼成就會跟親子關係緊張有關呢?我猜想:第一、是壓力。壓力會帶來成長,會激發潛能,小時候在那種壓力下成長的孩子,也許就因此被壓成了鑽石。我相信這種壓力對小孩是很大的,也許可以說是最大的。一個孩子,其實什麼都沒有,只有爹娘(或者扮演爹娘的人)。要是親子關係緊張,就彷彿是整個宇宙都垮了,因此那種壓力必定非常驚人。第二、會痛恨爹娘的孩子,可能在智力上比較高一點。這世界多得是無端被罵被打卻甘心為爸媽圓謊掩飾的小孩,因為他們跳脫不了那個以父母為唯一支柱的宇宙。會知道那是個問題,而且對問題採取行動,至少是試著自己得出結論,應該是比較聰明的孩子。我常常以為什麼教育都是屁,他要是塊料,碰上什麼狀況、遇到什麼悲慘,也照樣是塊料,越多的磨難只會讓他越發光而已。至於不是塊料的,就安安心心過卑微的日子,偶而像我一樣在部落格喃喃自語吧。所以養孩子很可能就是個賭注,要嘛他會因為壓力而有所成就,或者會變成連續殺人犯(這也算是站某些類別的頂峰吧)。

.總歸一句話,別再要人想清楚了。你爸媽要是想清楚,說不定根本就不會有你或者來不及有你,因為想太久了。當然,我也是。

2012年5月27日 星期日

隨想106

.有些照片看來超美的,因為對環境、天候、氣溫、乾濕、空氣品質、地理位置完全無感,光靠視覺捕捉到最純粹的美感;有些人的生活看來也是超棒的,只因我們不在其中。

2012年5月16日 星期三

隨想105

.大部分的狀況是,人越老就越嘮叨,尤其是精疲力衰只剩一張嘴的年紀。不過我發現年紀越大,儘管思考格局越小、越僵化,卻也越懶得爭辯。道不同,不相為謀就罷啦,省得叨叨絮絮說個沒完。反正也沒人聽、聽了也不懂、懂了也不會接受、接受了也不會照做。那就算啦。不過嘴上不說,心底還是犯嘀咕的。這裡就要嘀咕兩句。不嘀咕,我還隨想個啥勁兒?第一個要說的是紐約「Times Square」的譯名,那個「Times」得自「New York Times」,因為廣場邊過去是紐約時報大樓。因此這個地名的正譯是「時報廣場」,如今大部分卻都譯成「時代廣場」。字典一翻,「time」這個字的複數形可不正是「時代」嘛!那麼,「時代」雜誌為什麼又是「Time」?要不要改成「時間」雜誌啊?有夠混亂的。前幾天看到小兒英文課的字彙表上「Time Square:時代廣場」,熊熊一把火就燒起來,到現在好幾天我還惦念著……。

第二個是,各位曉得英文中引用書名、報章雜誌名、藝術作品名都要改成斜體字吧。為什麼要改成斜體字呢,因為這些名字嵌在正文之中沒有其它附號加以區別,不像中文裡頭可以用《》、〈〉、「」或者過去有的字旁直線或鋸齒線的私名號、書名號,英文沒這些玩意兒,所以在正文之中提到那些專有名詞就改成斜體字,大家才不致誤讀。那麼,萬一正文剛好是一段引用文字,本身就是斜體呢?那些報章、書籍、作品名字就會變成正體,一樣是一目瞭然。不過到了要把外文譯成中文,碰上那些食古不化的編輯,問題就來啦,他們的要求就是:書籍資料名稱附上的原文一定要用斜體字。說這是國際貫例、學術通則。貫通你個鬼……這叫武功學半套啦!

2012年5月9日 星期三

隨想104

.既然世界逮不到人質,也就沒人自願付贖金囉。這就是環保搞不起來的原因。

2012年5月3日 星期四

隨想103

.身邊總不乏可議之人和可議之事。只要從個人立場看出去,總會有看不順眼的人事物和所在,這大概也是常態吧。別跟我說有什麼叫做「公眾立場」,會說那種話的人只是在搬演「朕即天下」的戲碼而已。但也因為某些人事物太過接近己身,也就只好閉口不談。說是鄉愿,大概也是。不過這樣的人可能佔大多數;小的也朕即天下一下下,但並非空口說白話。或許可列為現場凶證的是,君不見天下洶洶,都如此熱愛說名人八卦嗎?怨氣需要發洩,自我尤愛標榜,既然不敢站在道德高竿上睥睨身邊,把它投射到名人身上最是安全,甚且快感還膨脹了千百倍。名人是我認得他,他不認得我,批判起來沒有面子問題要考慮,對方也不會回嘴,即合適又安全,此其一;名人是立在公共場所的電線桿,大家尿得,就我尿我不得?那就尿吧!從眾順大流,這是千萬年來的演化模式,再安全不過了吧?此其二。第三,名人的身分、地位、財富、相貌、能力、家世、運勢原本無不優於我等,如今被踩在你我腳下,這一來一往的落差翻轉豈能不讓人更感快慰嘛!所以,這種數落名人八卦的風潮,在一個訊息流通、人際互動更加快捷、緊密的時代,必定只會加劇而不會衰減,可以說是現代的普世特徵之一吧。請各位名人多多忍耐,他們對世界的貢獻又多了一個。

2012年4月20日 星期五

隨想102

.很多事情看起來很奇怪,但想一想就不奇怪。比方說,為什麼動力小的,都要讓路給動力大的呢?過去馬路上常建天橋或地下道給行人走,而馬路則保留給機動車,其實機動車的動力比行人大多了吧!但它們卻走比較省力的路,反而是動力小的雙腳要作比較多的功。但汽車碰上火車可沒轍啦,一樣要走高架橋或地下道,而平路又保留給火車走。火車的動力又不知道是汽車的幾百倍!所以,乍看之下,這不是很奇怪嗎?動力小的要更費力和費時,而動力越大則更省力、省時。這就好像越窮的傢伙越要花更多錢,而越富裕的階級卻可以省越多錢一樣。想到了什麼嗎?沒錯,就是電費。最近電費的調漲,民生用電漲得多,而工業用電漲得少。事實上,民生用電佔不到四成,而工業用電佔了六成以上,真要調價解決成本結構的問題,調漲六成那部分更有用,而且平均分攤下來也許漲幅也會更低。不過結果並非如此,是讓資源少的平民百姓為資源多的工業用戶承擔更大漲幅(我還沒說到工業用戶的電費負擔可以轉嫁給老百姓呢)。這不就是人要讓路給汽車、汽車要讓路給火車,是一樣的狀況嗎?稍微想一想的話,就知道這是有道理的:你不會以為老虎會讓路給一群雞吧,何況是一群老虎!

2012年4月16日 星期一

隨想101

.不知道使用「101」的編號會不會被另一個聲稱擁有101肖像權的傢伙控告?若有冒犯,懇請知會。
.有些人就是死性不改,不管是什麼事情就想說兩句。我說我自己。要說的是12年國教。12年國教有個副標題,叫做消滅明星高中。這真是個詭異發展,咱們從立足點的平等,變變變,變成齊頭式的平等。現在的狀況是,98個笨蛋和兩個聰明人,你以為宰了那兩個聰明的,其他98人就會變聰明嗎?真是匪夷所思的想法。12國教是要創造出一體適用,都一樣毫無特色的中學嗎?照我看,不是要消滅明星高中,而是該創造明星高中才是。只是明星與否的標準,要從單一的課業成就解放出來,這不就是「多元」嘛!當然,因為之前也沒有什麼特色小學、特色國中,想必未來也不會有特色高中才是。所以完全是在說廢話。

2012年4月9日 星期一

隨想100

.好不容易混到100則,拉炮!
.「草莓之夜」看了一集半,好像不太吸引我。片頭的草莓眼有點噁心,西島扮象男子底氣不足。不過這可能都不是原因,主要片中無時無刻環繞著職場男性霸凌女性的刻板印象做文章,讓我有點水土不服。或許日本是個大男人社會,而刑警又是個陽剛十足的行業,才讓這個問題更嚴重。但我不知道實情是否真是如此。回顧自己的職場經驗,在傳媒和出版領域都有不少的女性主管,我自己前後就跟過三位女主管,個個能力超強,三個人的個性都不太一樣,有豪氣颯爽的、有心細如髮的,也有極擅溝通協調。要說缺點也不是沒有,決斷力強的可能一路走到黑還不曉得回頭;心思縝密的可能在迴路裡頭鬼打牆;過度依賴溝通協調也容易變成一昧退讓而委屈了自己和手下。但這種個性上的優缺點都是銅板的兩面,跟性別無關啊。

2012年3月16日 星期五

雜想099

.有些人的另類思考很讓人驚艷,剛剛忽然就想起過去一個朋友。說過去不是說她人不在啦,別誤會,只是時移事往,環境丕變,幾十年沒再連絡,說是「過去」應該也不為過。有陣子常跟一群媒體相關事業的朋友在一起,當時大家也都年輕,二十來歲還不到三十,才進入社會工作幾年。企業菜鳥最愛什麼呢?就是閒暇時聚在一起罵頂頭上司和老闆。年輕嘛,比較有理想,條理分明,愛憎也分明,反正做事和思考是不太會拐彎的,尤其是被現實所迫的轉彎,所以對於迫於無奈的種種,怨氣特別多。有一次,當大家罵上司罵得正爽,某人說她的老闆就像恐龍一樣,打了尾巴之後,要很久、很久才會傳到頭。這時我剛剛想到的那個朋友就問說:「那你幹嘛不直接打她的頭?」這個朋友話很少,說話小小聲,不過屢屢語出驚人,所以對她印象特別深。有一回幾個朋友去她家,看到她家吃西瓜的方式,更發現她之異於常人實是其來有自。一般人切西瓜的方式,大概跟街市上賣西瓜的人一樣吧,就是採取對稱式的切法,一個切成半個,半個切成四分之一,再切成八分之一類似個三角椎體,再依據個人食量切成適合的大小。不過這家人完全不是那麼回事,西瓜上桌後,附刀子一把,個人切個人的,完全是不規則形狀,就像是一大塊肉薄切一片這樣的吃法,讓我非常訝異,幾十年都忘不了。

2012年2月6日 星期一

雜想098

.對於災厄化為幸運,今天有了新的體驗,特別是同時碰上兩件壞事的時候。比方說,我都抽低脂的香菸,而且焦油不會被消化和吸收。

2012年1月28日 星期六

雜想097

.後來我在爸爸的房間裡整理了數不清的老照片。小部分是風景照,山、湖、海,藍天、綠地,風景區和遊樂場。大多數是人物照,家人、親戚、朋友、公司同事或長官,郊遊踏青、湖邊泛舟、參觀展覽,乃至公司集會和活動的瞬間一瞥,都這麼漫不經心地被保留了下來,直到拍照的父親跟馬龍白蘭度在同一天故去。相對而言,我不太相信現今瑣碎的拍照模式和數位檔案,也可能漫不經心地在五十年後留下「系統程式不支援不明檔案開啟,請洽詢你的程式管理員」之外的任何訊息或意義。
參考網頁:柯达——一场漫不经心的死亡

2012年1月16日 星期一

雜想096

.對於蔡英文的敗選宣布,我有一點羡慕、一點敬佩和一點害怕。我羡慕那些在台下盡倩吶喊和哭泣的支持者,能毫無保留地相信什麼,那個感覺真好;我敬佩似乎不看稿的蔡英文,能在這麼激情的場合做出如此即興的演出,那真不是件簡單的事情(各位去看看馬英九的勝選宣告就明白囉);最後,不掉淚的蔡英文,讓我感到很畏懼。
http://www.youtube.com/watch?v=y13YgLaPtwI

2012年1月6日 星期五

雜想095

.(FB貼文權代)翻譯的工作大抵是個什麼狀況呢? 也許有些人感到好奇。小的就舉剛剛自己的例子來為各位說明一下。今天處理的配額裡頭引了安伯托.艾可小說《傅科擺》的一句。為了不至斷章取義--儘管很多作者就是喜歡斷章取義,但譯者的工作就是要確定那位老兄是不是在斷章取義--所以小的先古狗確定它在書中大概位置,再翻箱倒櫃找出那本書,翻找那段文字,又在古狗上搜了好一陣子相互比對。確定文義、譯成中文(對,我沒使用原譯本文字,但我參考了它的意思)。這一個小時,賺了36個字和8個標點符號,總共30元又8毛,政府還要抽3元(有最低工時薪的限制嗎????)。最近有人在嚷「網路讓我們變笨?」,我的看法是: 如果不是網路跟古狗,又剛好沒那本書的話,這一句可能要花一天甚至兩天時間上圖書館。如今一小時搞定,省下的一整天正好來耍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