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17日 星期日

隨想108

.荔枝季節到了。這幾年來「玉荷包」成為市場的愛物,電視上也時常報導相關消息。我 也愛吃荔枝,但現在那些標榜著一顆要價多少,值如黃金者,卻從來不曾令我心動過。新聞說是皮薄、肉厚、子核小,也只是「喔,還不錯」的一念閃過,僅此而 已。並不是因為心中對荔枝的熱情不再,或者年紀大了就自動避忌那些容易上火的食物,實在是那份吃荔枝的童年氛圍早就消失殆盡,無從追尋了。小時候住的日 式房子,前、後都有庭院,前庭狹小卻種了兩棵大樹,其中一株釋迦也是童年最甜美的記憶。後院相對大了許多,因為不像前庭院是被巷道拓寬硬生生截去大部 分。正屋和庭院間的「緣廊」,現在大多數的台灣人大概是不知何物了。不過如果看過日劇「魚乾女」,那個小瑩和課長常常在晚上坐著,面對庭院邊喝啤酒邊閒聊 的地方就是緣廊。我的荔枝記憶幾乎就都是在面對後院的緣廊上,在極熱的夏日午後,一個人抓著幾串荔枝,邊看著外頭白花花的日照,邊剝邊吃,什麼枝啊、殼 啊、籽啊,全往後院拋就是,也許還扔著家裡的貓玩耍吧。幾年前有位朋友摘了住屋附近的荔枝給我,我拿回家後關在鴿子籠吃,怎麼也吃不出那個味道來,從此之 後我再也沒買過一次荔枝。

2012年6月7日 星期四

隨想107

.最近幾次聽到要人「講清楚」、「想清楚」的意見,格外覺得刺耳。比方說(甭來對號入座啊),看到誰家兒子女兒不爭氣,或者教養失當,就質問他在生小孩之前怎麼不「想清楚」;說到台灣是要統一或者要獨立,要求朝野領袖對這些選擇的後果「講清楚」,讓選民有評判的根據。這些話真是再糊塗不過了。是要怎麼想清楚或講清楚?連明天是風是雨都難說了,你是要怎麼要求別人對五年後、十年後還是百年後的演變、發展做出預想設定啊?當然,這也可能是個人稟性使然,因為我從來就不是個善於規畫的人。也許有人特別擅長做計畫,而且執行得十分徹底。不過,不是大家都這樣的唄。而且,都這樣的話,這世界多無趣啊!這也只是我個人想法。

.讀越多「偉人」傳記,知道越多所謂功成名就的人的童年生活後,發現他們跟父母關係緊張者佔了多數,這種情況外國人尤甚於華人。不過我也不相信為華人家庭關係就必定和樂融融,我寧可以為這只是我們甘於為尊者諱、為長者諱的優良傳統在作祟罷了。所謂的「家醜不外揚」,大概就是中外差異的主因吧。那麼,為什麼成就會跟親子關係緊張有關呢?我猜想:第一、是壓力。壓力會帶來成長,會激發潛能,小時候在那種壓力下成長的孩子,也許就因此被壓成了鑽石。我相信這種壓力對小孩是很大的,也許可以說是最大的。一個孩子,其實什麼都沒有,只有爹娘(或者扮演爹娘的人)。要是親子關係緊張,就彷彿是整個宇宙都垮了,因此那種壓力必定非常驚人。第二、會痛恨爹娘的孩子,可能在智力上比較高一點。這世界多得是無端被罵被打卻甘心為爸媽圓謊掩飾的小孩,因為他們跳脫不了那個以父母為唯一支柱的宇宙。會知道那是個問題,而且對問題採取行動,至少是試著自己得出結論,應該是比較聰明的孩子。我常常以為什麼教育都是屁,他要是塊料,碰上什麼狀況、遇到什麼悲慘,也照樣是塊料,越多的磨難只會讓他越發光而已。至於不是塊料的,就安安心心過卑微的日子,偶而像我一樣在部落格喃喃自語吧。所以養孩子很可能就是個賭注,要嘛他會因為壓力而有所成就,或者會變成連續殺人犯(這也算是站某些類別的頂峰吧)。

.總歸一句話,別再要人想清楚了。你爸媽要是想清楚,說不定根本就不會有你或者來不及有你,因為想太久了。當然,我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