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30日 星期四

隨想144

上午吃早餐的時候聽到隔壁一對青年男女熱烈討論酒駕鞭刑的問題,真是關心交通安全崇尚社會安寧的好男好女 (感動~XDD)現在提起鞭刑總要講一下新加坡,其實這玩意兒根本就是中國國粹,平民百姓早就被打了幾千年,明代的時候連官員在朝廷上都能拉下直接打,杖斃廷下、杖殺闕下,云云不絕於史。所以何必去鼻屎大的外國取經?直接按回復還原就一鍵到位啦。這些中華兒女想來是血液中仍然殘留記憶,不打總是皮癢。


2017年11月25日 星期六

隨想143

我對少子化的理解是,它其實是「婚姻-家庭-子女」這條延長線整個退化的最後結果,主要原因在於婚姻的減少。傳統人倫觀念把這三個綁在一起,那麼要單獨解決最後結果的少子化,卻又難以解決不婚問題,就只能說是在作夢了。不婚問題主要在於經濟發達,純粹就是資本主義帶來的。人之所以要有家族還有更早的緊密家族,是為了互助,不團結在一起就難以過日子。不過現在的情況跟過去差別很大囉,一個人生活的繁瑣需求,都能靠市場解決。這一點也可以從養老這件事情看出來,現在大家都認為老年問題不能只像過去由自家人扛起來(如今尤其是以不婚兒女做為主要扛責人選),於是這件事形成一個市場,針對老人的長期照護的市場機能正在逐漸代替過去的人倫。我猜養育子女這件事情,也會依照同樣邏輯進化,事實上現在也漸有端倪,托兒所幼兒園安親班和美而美正是市場機能逐漸在替代父母親的大部分職責,雖然這個趨勢目前背負著道德譴責,但大勢恐怕是擋不住的。所以我們可以問一個問題:如果市場機能可以幫助你養孩子,那麼有孩子這件事就一定要維持一個過去社會認可的「家庭」而且需要父母雙親嗎?只有一個爸爸或一個媽媽難道不行?許多有經濟能力的青年男女不結婚,很多是比較下做成的決定(與婚後多許多義務少許多玩樂相比,光是人與人相處就是個極大負擔)。但是他們不結婚,並不代表也不想有子女。婚姻是一種社會需求,會隨著社會條件而改變,但子女是血緣繁衍需求,這種基因呼籲恐怕是改變極為緩慢。所以我認為,把子女和家庭與婚姻切割開來,對於解決少子化是有幫助的。

2017年11月24日 星期五

隨想142

說到做功德,其實不只是長照的服務員,我覺得托兒所的老師那才叫做功德。我記得我第一天帶兒子去托兒所報到,回家以後對我老婆說,那種工作一個月給我十八萬我都幹不了!一屋子十幾二十個小朋友,不是在尖叫就是在大哭,沒一個會乖乖坐在位子上~天啊!!!

2017年11月23日 星期四

隨想141

根據維基百科的記載,美國白宮從一九四○年代開始每年舉辦感恩節典禮,同時公開展示那隻可憐的火雞,但偶而會獲得總統赦免(但不知道是不是有另一隻火雞要倒楣?)。到了一九八九年老布希擔任總統時,這個感恩節火雞特赦儀式才固定下來成為白宮的新傳統~(阿扁表示羡慕~

2017年11月21日 星期二

隨想140

報導者這張照片拍得簡直像是日劇的劇照啊!徐自強看起來挺帥的~(原圖攝影吳逸驊)(李茂生教授推特截圖~


2017年11月17日 星期五

蔣光超

右邊第一位看起來好像蔣光超。(已經沒人記得他是誰的了吧....


2017年11月15日 星期三

隨想139

雖說是已經到了知天命之年而且又過了好幾年,還是有很多事情不太理解。可能世間萬事比「天命」還難懂吧。就說今天去超市買東西,看到一些個人衛生用品的貨架上立個牌子,粗黑字體寫著:「拆封視同購買」。當然我可以理解店家的用意,不過還是突然間有點疑惑,像這種需要買賣雙方都同意、認可的事情,為什麼是由店家片面主張就能成立呢?就這個狀況來說,賣家顯然是比買家強勢,所以他們說了算。做為客人,我也許想的是「拎杯滿意了,才想付錢」,或者文謅謅的說:滿足了需求,我才會購買。有很多服務或商品是這樣的,比方說買個燈泡你會試試會不會亮,不亮的就不會買;去修車或家裡修水電也是,沒修好的話,師傅是不會跟你收錢的。但上餐館吃飯就不是這麼回事,你覺得不好吃也不能不買單啊!菜要是出了擺你桌上,你就得付錢,不管你愛吃不吃;看醫生也是如此,你不能說等等看有沒有把病治好才付帳。說到這個,就算是人病死了,也得付帳啊!這算是比較極端的情況。店家說的算的還有一個,例如賣玻璃、磁器、飾品的店常會有打破或損壞的話要「照價賠償」。這其實也是有疑問的,因為那個售價通常就是包含了販售的利潤,但商品損壞其實應該算是經營風險之一,它跟你在倉庫裡自己弄壞是一樣的情況,不是因為它已經上架才被客人弄壞,就可以當做是「賣出去」了,就可以拿那個利潤。當然,大家為了錢都是大言不慚的。不過我還是很疑惑,這些狀況為什麼都是店家說了算,到底憑的是啥道理?